从“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谈起

Ben Jin
投资篇
从“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谈起
Loading
/

今天我们闲聊一句中国常说的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这句话正确吗?其实任何一句话、一个规律或者所谓的道理,离开了它的特定范围,就没有对错之分。同样一句话,在A这个范围可能是正确的,而在B的这个范围可能就不正确。

那我今天就举这个例子,教师了徒弟是不是饿死了师傅?这句话是我们中国的古话,我们中国人因为是一个农耕文化,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物流不是特别畅通,商业不是那么发达,主要是重农轻商。就像一个农村也好,一个乡里也好,当一个师傅教徒弟,大多数传授的是手艺,无论是铁匠还是医生,或者是其他手艺人,因为那个地方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交通不便利,所以他们销售的商品也只能在附近地区销售。

如果一个师傅教会了徒弟,徒弟也多半会留在原地,不会去别的地方。中国人乡土观念又重,不愿意离开故乡,所以他一定也会留在这里,当地的需求就那么多,人口也就那么多。所以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确实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你教会了徒弟,就是饿死了师傅,这句话千真万确。

但是在另外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同样是一个职业,教会了徒弟不一定会饿死师傅。举例来说,海底捞就是其中一个。海底捞这个商业模式是一种店长制,每一个店长都是从店员开始,店长再帮助店员开另外一家店,刺激结构就有点像传销,店长会帮助店员开另外一家店,挣了钱还会分红,这时候不仅仅教会了徒弟不会饿死师傅,而且让师傅吃得更饱。

当然,这个海底捞如果一直开下去,一旦市场饱和的话,它也会出现某种竞争,就是店与店之间的竞争。但是从那个店长的角度来看,他赚的钱还是比他损失的多。所以这种激励机制,同样一个职业,在农耕文化时期到现在的大市场中国,特别是这种开放式的结构时,情况好多了,比如股市。很多人说,金先生,你在视频中提到的价值投资和操作方法,你不担心别人学会后,你赚不到钱吗?

我之前已经解释过了,在其他节目中也谈到过,我不害怕这些东西。首先,你向一百个人表达,可能只有一个人能理解、能懂这个道理,而且人们能否真正去实践、去坚持,这就很困难。巴菲特说了60年,但真正能做到价值投资的人并不多。所以这个门槛是相当高的,不是认知上的门槛,而是人性上的门槛。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个市场非常庞大、无边无际。即使有人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微小。我举过例子,就像一个人在太平洋的东岸扔一块石头,哪怕那块石头很大,也很难传到大西洋的西岸,基本上连水波都无法到达,更不用说大浪滔天会把我淹死了。所以,这就是一个开放的股市,所以那种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不一定出现,即使在职业范围内,也不一定,取决于你是封闭的社会还是开放的社会。

如果是在家庭中,那正好是相反,可能是教会了徒弟,不仅不会饿死师傅,而且还可以吃得更饱。举个例子,两个人在结婚之前,男朋友可能会烧饭做菜,女孩子可能不会烧饭做菜,这个男朋友为了追求女孩子,展现出优秀的厨艺,你就觉得,这个男孩子不一般。但有聪明的男孩子,结婚以后就开始教女孩子,问她愿不愿意学?有爱学习又好胜的女孩子,也很爱她自己丈夫的,一定会想学。这时候师傅就开始教徒弟,当然有的徒弟可能学起来比较慢,有的时候师傅就觉得,这么麻烦,还是我来烧吧。

所以这辈子教不会徒弟的师傅,就总是烧饭烧菜,烧了一辈子。不知道到底是师傅笨?还是徒弟笨?有的师傅就比较聪明,他教这个徒弟,徒弟虽然笨,但慢慢就学会了烧饭烧菜。开始肯定烧得不怎么样,端到师傅面前,师傅说:好吃啊!这徒弟就更有信心,就更愿意烧。人都是这样,一旦被夸奖,兴趣就来了,信心就更足了,就烧得越多、越好。这师傅每说一次好,就少烧一次饭,以后慢慢地教会了徒弟,师傅就可以退役了,这就是聪明的师傅,他一辈子就不用再烧饭烧菜了。这个徒弟——他的老婆,一个不会烧饭烧菜的良家妇女,就变成了一个贤妻良母,以后一辈子就伺候着这个师傅。

这个师傅就是聪明的,那个徒弟可能很笨,他没想到,学了不该学的东西。我开玩笑,给大家聊天,就是聊一种不同的思路,天底下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学的,除非你喜欢,除非你做好了心理准备或长期准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太太真正学会了烹饪的时候,你可能就得劳作一辈子,可能一辈子要伺候师傅。

上个月女儿订婚,女儿问她妈有什么规劝。我太太说,唯一的忠告就是不要惯男人,因为他未来丈夫会烧饭烧菜,喜欢做饭的人都喜欢被夸奖,只要夸奖他就来劲,只要说说好话就行了。只要会说,以后就能享受美食。所以太太告诉我,不能太纵容男人。你要体贴但不能太纵容,可以在烧饭烧菜的时候,帮他切切东西,这样一个人干起来不累,而且两个人也可以聊聊天。但是饭菜尽量让他做,不要什么都包了,有的事情做了,以后越做越多,最后都是你的活了,哪天你没做菜,对方还会抱怨,所以男人不能被惯的太厉害。

当然了,你如果是女人,当你管住男人胃的时候,他就跟你一辈子,这也可以,每个人的策略都不一样,取决于你的爱有多深。因此,你可以学会烧饭烧菜来管住男人的胃,或者不需要烧太多,这样你一生会轻松一些,不要成为那个勤奋的笨徒弟。

所以当时女儿问我“妈妈这样说,你怎么看?”我答:“作为父亲,我也同意这种观点。烧饭烧菜的时候尽量不要包办,不要惯坏男人,这样你一辈子会很苦。”女儿说:“爸爸,你怎么能这么想?你不是说娶老婆就要找一个会烧饭炒菜的吗?”其实我对女儿和妻子有不同的要求,女儿是亲生的,我希望她一辈子能够轻松一点、快乐一点、累的少一点。但我当然希望娶一个能干的妻子,会烧饭烧菜。

人都无法摆脱自己的角色,我这一辈子基本上就是没怎么做过饭菜。太太很能干,虽然她曾试着教过我,但我总学不会,或者做饭做得不好,她不满意。总之那种对徒弟要求很高的师傅,要不然就是师傅很累,可能注定劳作一辈子;要不然就是不愿意教徒弟,没有耐心或者不相信徒弟,嫌徒弟学的太慢。那种教不会徒弟的师傅,在家务事中就是一个笨师傅,可能他教的水平不行,可能就是他心智不够,最后自己就是担当了一辈子主厨,劳作了一辈子。

结婚以后,妻子总觉得我不食人间烟火,年轻的时候就不会煮饭炒菜,大蒜大葱分不清楚,她也觉得奇怪,你这书怎么读的?读了化学,读了海洋,读了计算机,怎么煮饭炒菜不会?人家没读过书的人也会煮饭炒菜。但是我有一点,就是她煮的饭菜我每次都夸奖,所以她的饭菜就是越煮越好。她也很满意,也有收获感,她也很勤快。但是我——这个徒弟,我们结婚快30年了,直到最近她突然发现我烧饭烧菜有一定的提高,她还是大厨,我就是帮他切菜,她很满意,也觉得奇怪,以前你切的都不行,现在怎么突然变聪明了,我说,并不是我这个徒弟手艺不行,主要是你这个师傅比较笨。你应该想一想,我学的是化学分析专业,毕业后我是化学从业者。大学时学的化学对剂量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都要掌握好用量的原则。进行试管和瓶子的清洗也是我们的基础专业技能,火候的掌握同样重要。很多实验都需要掌握好火候。蒸煮食物也是如此,这与烹饪基本功很相似。我化学专业可不是白学的,但为什么学不会烧饭烧菜呢?

她突然之间明白了,这个徒弟是装笨,不是真正的笨,我把这些时间用来看书,或者和孩子聊天,教育孩子,她突然间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她问,你现在老了,怎么开始烧菜了?我说,现在看书不像以前了,眼睛不大好使了,而且对看书兴趣也没有那么大,看一会儿书眼睛就酸。此外,我觉得你年龄也大了,精力也不像以前了,我们两个也可以说家家话。另外,万一老了,去世了,如果我走在你之前就算了,要是你走在我前面,终身厨师没有了,我得自己烧饭烧菜,什么都不懂也不行,所以我得加强这方面技能。万一我回国,也需要自己烧饭烧菜,那么也得掌握基本功,因此,从基本功开始,从切菜、切肉丝、切萝卜丝、切干丝开始。以后看师傅怎么做一些简单的菜,我对烹饪的口味要求也不太高。

天底下都是这样,有笨师傅,也有笨徒弟。一种是不会教,徒弟也不会学。还有的是徒弟有意装笨,他有意不学,就像古代的手艺人一样,不愿意继承父业,于是就有情绪,就装作学不会。但是最好的夫妻,其实是互相成为师傅徒弟。你可以教教他不懂的,他可以教教你不懂的。即使是烧饭、做菜也是这样,每个人的学习知识点都不一样,互相之间可以互帮互学,有的人擅长烧菜、掌握火候、掌握放东西的前后顺序,很享受这个过程,但可能不喜欢那种枯燥的切菜准备工作,洗菜、切菜等繁琐的工作,就可以交给另外的人处理。比如你擅长烧糖醋排骨,另外一个人擅长烧土豆丝炒辣椒丝,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其实最好的夫妻应该是互为师傅徒弟,那是最好的。

(本文内容对应视频发布于2022年11月8日)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