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奶茶店谈估值误区

Ben Jin
如何估值
借奶茶店谈估值误区
Loading
/

今天我想用奶茶店来谈谈估值,或者是估值的角色,或者是一些复杂性。因为很多人问我怎么去估值。其实估值是很个性化的,不是一个固定的公司。它取决于你的对象,你的公司特点,所处环境,是传统企业还是一个成长型企业,它的估值侧重点都不一样。甚至是每个人,每个估值者本身,投资者本身,也都有他的一些很个性化方法,挺主观的,这也不奇怪。

举个例子,不是讲公司的估值。比方说我后面的这几幅画,这几幅画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像垃圾,觉得很普通,但对我来讲可能就价值连城。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我孩子小时候画的,五六岁的时候画出来的,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无法回到那个时光,重新画这些画,所以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对别人可能无所谓或是垃圾。实际上关于价值的判断很主观,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还是能够判断。即使判断一家公司,每个人用的方法还有一些个性化的东西,侧重点不一样,还是不一样。我以前也提到过,就像芒格和巴菲特合作都是四五十年了,他们对于同一家公司,有时候他们的估值都有一些差异,有的时候是10%到20%的差异,这很正常。

为什么?因为没有固定的公式,如果它有一个固定的公式的话,那用计算机算出来的结果都一样才对,所以大家不要有这种妄念。估值的时候,对一个东西的估值取决于当时你是买家,是买入的一方,还是早就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东,对这家公司的估值其实也不同,我后面会举例来谈到这些问题,但并不代表估值没有底线,纯粹是主观的。估值百分之七八十还是有一些客观性。主观性是因为我们估值者角度不一样,以致我们的价值标准不一样,我们使用的工具也不同,所以在那个范围内它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再谈客观性,客观性也是挺难描述的。就像你描述一个活生生的人,别人只能看到你写出来的那篇文章,就和你对它的估值一样,与那个人实际情况差距还是挺大的。那个人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那篇文章再怎么描述,再怎么详细再怎么具体,跟那个具体的人,跟具体的公司一样,还是差别很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都是拐杖。

那么估值中人们常用的拐杖就是什么?是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或者市净率。拐杖毕竟是拐杖,它毕竟不是那个具体的东西。所以大家不要死搬硬套,死搬硬套的结果就像郑人买履一样。市盈利也好,市净利也好,净资产收益率也好,这些都是指标,那个活生生的脚才是我们的企业,不要拿那些指标说“这个是我们的脚”,这是两码事。

这是理论,企业经营比较复杂,我举个例子给大家。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产业,估值起来比较麻烦。我举个奶茶店的例子,大家都有使用它产品的经验。我尽量简化,假设有两家奶茶店,一个是A一个是B。这两家奶茶店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店面大小、地点、营业收入、装潢、产品所有都一样,包括卖奶茶小妹的颜值都是一样的。每年卖出的数量、利润也是一模一样,它们每年的利润都是10万元。

比方他要价是100万元,这两家因为生意都一样,从经营的角度来讲都一样,它们两个唯一的差别是A和B只是资本有差异,他既没有欠别人钱,也没有被别人欠钱,所以价值100万元的店铺就是属于他的,账面价值就是100万元。B虽然也价值100万元,但其中80万元是借来的,虽然不用支付利息,但借款仍然存在。实际上账面资产只有20万,他用了杠杆,自己只掏了20万,建了这家奶茶店。但这两家奶茶店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生意都是一样的。举了这个假设,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估值。

我建议大家稍微停下来思考一下,你如何给这个企业估值,你觉得应该选A还是B?如果你用市盈利来估值(有些人就是拿市盈利,像拿尺度一样),一看价格,两家都要100万,那么100万每年利润是10万,100万除以10 ,盈利是10,十年以后把本金收回来。那么他觉得 B要价也是100万,利润也是一模一样10万,市盈率上看他觉得A和B都一样。你要是拿市盈率这个拐杖来比较时,就觉得两家都一样,真的一样吗?肯定不一样。这取决于你充当的角色。

如果你是一次性地把这家公司买下来,那这两家公司对你来说是一样的。A这家公司值账面价值100万,你掏100万给他,这家店就是你的了,每年还能给你挣10万块钱对吗?你付给B家公司100万也是整个买下来,你也不欠任何人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把这个店整个一次性买下来,那么A和B是一样的,你买的是同样的生意。

但是如果你买的是一家公司的股票,一家公司股份的时候,那你就得小心了。为什么?因为这出现了一个问题,虽然两家店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它们面临的资金风险不同,因为欠了别人80万,最终会不会因为资金链断裂呢?如果欠的是这家店主的家长的钱,那倒无所谓,家长肯定会帮助孩子,他永远不会逼迫。但如果欠的是黑社会的,或者是房东的钱呢?房东觉得这个生意不错,他逼着你还钱,你还不了他就把你这店给关了,他自己重新开。这个就不好说了对不对?如果你欠的是银行的钱,银行可能会找你要回来,你就有金融风险、财务风险,而那种财务风险会导致这个企业破产,不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最后虽然生意好,也能破产,你这个钱不就无法挽回了。

你现在是作为股东只买公司一部分股票,你可能更愿意选择A公司,因为它没有债务风险。在同样价格的情况下,你肯定会选择A。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基本常识,而不是单纯看市盈率,选择取决于是买整个公司还是部分股份。作为一个股东,就像二级市场上的股民一样,你必须考虑这个企业负债的财务风险,虽然两家店经营能力相同,但后面的资金风险是不一样的,这一点需要大家了解。

那有人说用市净率,市净率就是价格除上它的账面价值(这讲的账面价值是净资产价值)。A的市净率就很简单,你出的价格是100万,除上它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也是100万(因为它不欠别人钱),所以P/B就是1,市净率是百分之百。

B的价格也是100万,净资产只有20万,他就掏了20万,别的钱(80万)是他借来的,那么100除上20就是5,市净率是百分之五百,他这个市净率就很高了。也就是说,如果你用市净率作为拐杖,你会觉得A相对来讲便宜很多,B贵得就不是一点点,而是太贵了。其实从经营角度来看,它们两者差不多,因为你支付100万买下一家公司,价格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区别,你买到的都是同一样东西,每年给你赚的钱是一样的。你掏100万给了原店主,是原店主去还了那80万欠款。欠的是银行也好,债务人的也好,对你来说都一样。所以这种情况你要是用市盈利来衡量,你就觉得比太贵,实际上是被误导了。

这就是市盈利不好的地方,考虑问题时还是要回归本质,即企业奶茶店的价值是什么。在这方面,如果你用市盈利而不是市净利率来考虑,你会觉得价格特别贵。其实它们之间是差不多的,如果你认为它们之间差不多,但是当你用市净率时,你会觉得A和B之间相差太大了。所以你对这些拐杖如果只是教条的依赖,是很容易被误导的。

除了用市盈利、市净率,还有一个市场上经常使用的,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净利润除上净资产得出的。那么用市盈率算A公司的净资产是多少,净利润是10万,账面的净资产是100万,那么它的净资产收益率是10%。B这家公司一算,它的净利润峰值也是10%,也是10万块钱。除数是它的净资产,只有20万,突然之间它的净资产收益率50%,这是非常好的,这也是很吓人的,他就会觉得B特别好对不对?应该买B才对,他的结论和前面应用市净率的正好相反,使用第三个拐杖得出来的结论,与第二个拐杖得出来的结论完全不一样。

这也是一个误导,因为如果你作为一个新的店主来看待的话,你你掏的是100买它的时候,不是20万,那就是所谓的净资产对不对?20万净资产是原来店主的,他当年掏了20万块钱对不对?以后80是找别人借来的对不对?这20万以后每年给他挣10万块钱对不对?那么他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从他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估值角色很重要,就像前面说的这幅画一样,这幅画对我来讲是价值连城的。对前面的店主来说就是价值连城。他当年投入了20万,以后每年这个奶茶店可以赚10块钱。所以他的投资回报率是50%,他是很赚钱的。而你将其买下需要掏的是100万,其中80万还了别人的债务,你投入了100万,每年投资回报率只有10%。

那A这家店,他就拿10%,因为他投的是一百万元,他每年只挣了10万元,他的回报率只有10%。你想一想A和B两家店主,一个每年挣10%,另外一个挣50%,那么这两家店的价钱给得够吗?他们会接受你的100万元吗?A家也许愿意卖给你,B家店主肯定不会卖给你,因为他当年就掏了20万块钱,每年挣10万块,他一定不会把这个店卖给你,因为卖给你以后还得还人家80万块钱对吗?所以他一定会要价高。他不肯卖因为每年赢利占他本金的50%,他说可能要150万,那么你也不愿意买,为什么?如果你有150万还不如购买A公司这家店,因为这家店未来带来的生意,每年给你的纯利润是一样的,可以购买A公司这家店。

因此我说如果你生搬硬套,拿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套,很可能会被误导,认为B这个净资产收益率高,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只是对原来的股东有利,对你这个新股东是完全不一样的。那50%让你认为这家店很好,但这是一个错误。所以在估值的时候,你是一个新的股东?是刚刚进来买着股票?这差别很大。今天从奶茶店的市盈利、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来谈谈这个误区。大家回归本质,回归到价值和生意本身,用常识判断。

(本文内容对应视频发布于2020年10月16日)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