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分享一种估值方法——经济体量法。不同于传统的估值做法,如考量企业的净利润、资产状况或营业收入,经济体量法采取了一种更为间接的策略。它主要通过估值整个行业的规模,即销售总量,通过预测企业未来的市场份额,从而估算出企业未来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利润率、市盈率,并据此推断出公司未来的市值。下面,让我们逐一解构这个过程。
以拼多多为例,该公司作为一个线上零售巨头,我们要估算中国未来五年线上零售市场的总规模,这涉及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比例等多个因素。 因为销量增长,算出未来经济总量是多少,未来线上零售占整个零售中的比例,可能仍处于上升趋势。比方说,如果现在线上零售占整个零售的比例是 20% 或25%,估算五年以后可能变成40%。借此推算,便可大致估计出五年后线上零售的总销售额。
当然,如果遇到我们对某些行业不太了解的情况,比如新兴行业,完全可以参考国外的同类市场数据。举一个例子,假如十几年前想预测中国的汽车销量,可以查看国外每个家庭汽车拥有量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人口总数和市场渗透率,给出一个合理的估计值。类似的方法也适用于医药行业,可以通过研究国外医药消费的数据,包括家庭在医疗上的开支与收入情况,推算出对中国医药市场的总体估值。
中国的汽车行业目前或许已接近饱和,而医药行业才刚开始发展。我想开阔大家的思路,展示如何计算一个行业的经济总量。确定了行业的经济总量,也就是销售总额之后,接下来仍以拼多多为例,我们来估算它在线上零售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参照拼多多过往几年的增长势头,可以预测出五年后的潜在市场占有率。假设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是10%,根据它的增长情况,五年后或许可以达到25%。有了市场份额的预测,再结合总的市场规模,我们就能得出拼多多这家公司五年后的年营业收入和年销售总量的估值。
了解了行业的经济总量之后,下一步再找出一个合适的净利润率。这个净利润率,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成熟的公司,例如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净利润率,乘上营业额,就能大致得出五年后的年利润。确定了未来的年利润后,再乘上一个适当的市盈率,假设是20倍。你用市盈率乘上你预测出来的五年之后的年净利润,你基本上就可以算出它总市值是多少,那么你拿五年以后的总市值,再跟当下的总市值一比,你就能够算出年化收益率是多少,这样你这个年化收益率划不划的来,是否在我们的期望范围内,比如至少要达到10%,或者最好能超过15%。
如果这样,你就可以算出来,是不是在这个期望范围内或者在这之上,如果是在这之上,你就可以买入,这也是一条可行的投资途径。因为很多情况下,你买入时候的市值,如果是在熊市,市值相对就比较低,所以你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就会增加你未来每年的年收益率。如果是牛市,如果股价很高,那么当下的市值,可能就比较高。未来市值虽高,但如果空间不够,没有给你提供期望的年化收益率,你可能也不赚钱,你或许只能放弃,虽然可能它是一家好公司。
这种分析法提供了一个思路:通过间接估算经济总量,不是直接从企业的角度去预测利润,而是自上而下从整个经济体量反推,这同样是有效的。您也可以结合先前提到的直接企业估值方法。我之前提过,决策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将间接和直接两种独立的估值系统相结合,如果两者得出相同的结论,那么估值的准确性自然更高。如此一来,在做出决策时成功的可能性也会相应提高。
这种基于经济体量的间接估值方法,大家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并加以利用。我们不应该孤立地使用它,而是应该与其他独立的子系统结合起来,通过多角度、多系统的交叉验证来提高投资估值的精准度。
(本文内容对应视频发布于2020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