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认知误区之二:孤立看待单一指标项目

Ben Jin
财务分析的认知误区
财务分析的认知误区之二:孤立看待单一指标项目
Loading
/

今天继续谈在财务分析中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前面我们讲到不要过于迷信数字本身,要想到数字后面的企业经营。不要单独孤立地看一个数字下结论。这种孤立的看法是人常犯的一个误区,常常会以偏概全,或者是过于武断的下一些结论。我们应该多看几个,找到各种数据点后,像侦探一样的有多个线索,才能够下结论,这样相对确定性大。举个例子,营业收入。不要一看营业收入指标在利润表中增加,就觉得怎么样。因为增加营业收入有很多种可能,一种是非持续性的盈利性收入,公司把一些投资卖了,或者卖子公司,这种这种不可持续的营收就不一定好。

还有比如主营收入可能是应收账款,它只是贷款给别人、或者是通过关联性交易、或者压货给别人,所以这种情况下怎么识别呢?一定要跟别的指标放在一起看。比方说营业收入增加了,但毛利率没有增加,那可能是通过降价换来了暂时的销量增加,销量增加导致营业收入增加,这种营业收入增加质量就比较差。想要识别出来,就要跟别的线索结合在一起,跟毛利率、应收账款等等结合在一起,才能分析营收,才能像侦探一样。通过各种角度去分析,才能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可靠的结果。

比如净利润,我们知道净利润的增加不代表就是真的,净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各种费用和成本。各种的费用和成本都有可能造假,所以即使是净利润没有造假,也得分析净利润是因为营业收入增加造成的,还是因为减少成本费用造成的?这两者影响的净利润可能是同样的数值,但如果是因为营业收入增加导致的,就远远比成本费用减少得到的净利润好。同样的净利润,但是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成本费用的这种减少导致的净利润相对来说就是不可持续性大,所以同样的数字增量就比较差。我们看净利润的时候一定要看营收,要多种指标联系在一起,看看营收有没有增加,或者是有没有涨价,另外就是看成本费用有没有减少。这样我们可以判断净利润的性质,而不是单纯的看到净利润增加就说企业好、有增长性。

还有比如现金,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现金不断在增加。那么你也得看如果是,有可能企业造假。它有可能只是在做账,在年终的时候或者是季度结束之前,把一些地方的钱移到这,给你看上去现金多,但实际上这现金可能是虚假的。那你怎么样印证东西呢?就要看别的数字。比方说是利润表中财务费用。如果财务费用高,那就奇怪了,因为财务费用是借别人钱的利息,如果公司有那么多现金,为什么还要付给别人那么多利息呢?说明他在外面欠了那么多债,那就奇怪了。如果看到财务费用异常的高同时也有很多现金,那么可能是比较好的一种检测企业现金造假的方法。

所以很多东西要多角度去看,综合在一起,像侦探一样多线索。这样的话,你就会发现相冲突的信息,或者互相印证的信息,不再只是从单个的角度去看,然后下片面的结论。今天的主题说不要单一的看某一个数字或者指标,而是跟别的相关的数字和指标结合在一起看,这样做得到的结论确定性更大,这需要一定的积累。

(本文内容对应视频发布于2020年5月24日)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