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谈谈我对偶像巴菲特的态度。很多年轻人会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偶像?他们鄙视追星,对那些追随明星和歌星偶像的年轻人不屑一顾。我觉得在某些方面这是对的,有些追求确实是盲目的。然而,一个人,尤其在年轻的时候,有偶像比没有偶像要强得多。虽然偶像并不完美,但他们的作用远远超过没有偶像的作用。不要自大地认为只要做自己就行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认为自己不需要向别人学习,自我创新,这其实是一种自大的表现。如果真的这样,人就不需要学习了。
尤其在不懂的时候,更需要去模拟、模仿。模仿非常重要。刚开始,如果没有模仿,很难创新。尽管有些人模仿多了以后,会失去创新的能力,但这并不是模仿的错。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四五岁时,稍微懂事了,就开始学习呢?我们上十二年的学,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学,学拼音字母,再学英文,从26个字母开始,学数学,一步步地记乘法口诀表。这十二年的学习其实就是在模仿。
每个国家都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古今中外,很多地方的小孩子都要去学,学习就是模仿。虽然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模仿,可见模仿的重要性,因为需要传承。否则,什么都靠自己的直接经验去试、去碰,即使碰对了,时间也没了。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慧根的,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多慧根。如果什么都不模仿,都是自己创造,为什么不自己发明拼音字母呢?发明自己的文字,这样不是更好吗?但等发明出来的时候,还需要学习间接知识吗?
所以,模仿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有偶像,英文叫“role model”,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你想从事政治,就应该有一个偶像。如果你想在投资领域赚钱,也应该有一个偶像。偶像不一定完美,但偶像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自己摸索,一头雾水,靠直接经验去碰,既消耗时间又消耗成本。
聪明人是向别人学习,而笨人才拿自己的时间去碰。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如果没有条件,只能自己去尝试。然而,聪明人会先学到间接经验,然后大胆去尝试和设想。这时的大胆是“艺高胆大”,而不是盲目。盲目和鲁莽与“艺高胆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一定的间接经验。而这种间接经验就从模仿偶像开始。否则,空谈理论,像什么做你自己啊,每个人都不一样啊。道理上来说当然是需要,但在方法论上,要学会模仿和树立偶像。
树立偶像是模仿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读书,从幼儿园一直读到高中,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但不要被其中的套路束缚。这一说我可能又没办法说到我的偶像巴菲特了。首先,不要迷信你的偶像,但在开始时需要一种“迷信”。这听起来有点过,但很多人会明白,开始什么都不懂时,必须有一种信仰。只有信仰才有力量,才能不对偶像的话产生怀疑,才能真正进入你的头脑,让你相信。
至于后来产生不同意见和批判态度,这是水平提高后的事情。因为当你水平提高了,就有资格去批判他。如果一开始头脑空白地去批判,最后什么也学不到。这就像教育子女一样,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一定要树立威信,在孩子面前要有威严,他才会信服,明白吗?
就像打仗的将军一样,为什么要训练士兵?不是教他们打仗,而是教他们如何走路,实际上是在建立一种威信。如果士兵不听话,将军会惩罚他们。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士兵才会信服他所有的指令,最后你才能从一个士兵慢慢变成一个将军。不是完全地模仿那个将军,而是首先要了解他的那一套东西,然后再去改造。不会模仿的人一定不懂创新,创新绝对不是从零开始的,它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遗憾的是,很多人过于模仿传承,最终陷入其中。我在前面的节目中提到过,中国人创新能力不够的原因之一就是模仿过多,模仿时间太长,难以突破。但这本身不是模仿的错,而是对待模仿的方式出了问题。这两者都需要平衡。
本来我想谈谈巴菲特的,但时间不够了,我可能会在下一个节目中谈我对巴菲特的真正态度。在这里我谈到了模仿和传承偶像的作用。特别是如果你有孩子,要问孩子的偶像是什么,这非常重要。偶像就像指路明灯一样,孩子就不会盲目摸索,因为盲目摸索真的纯粹靠运气。
不要太自我,天底下盲目摸索而成功的人非常少。你看到的只是成功的人,那些盲目摸索而未成功的人比比皆是。而成功的人中,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偶像,我不是说所有人,但相当大比例的人是这样的。当然,偶像不会永远是偶像,但在某个阶段有偶像就够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成本,以最高效率获得应得的东西。人要实际,就是这个道理,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一厢情愿,不要过于理论化,要把脚放在地上,以后才能飞。
(本文内容对应视频发布于202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