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想谈一谈 如何选择正确的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要抓住主要矛盾,为什么选择正确的事很重要。我在别的节目中说过,人其实最重要的能力是判断,你一定要做出选择。在诸多的选项中,很多的事情中你一定要选择正确的事。这听上去很简单,其实在人生中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人生关键时刻,你更需要选择正确的事。
无论是职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配偶的选择,还有诸多的其他事情,我会在其他节目中再谈,你判断最重要。很多人更多的会流于把事情做对,光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就是南辕北辙,越聪明的人越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我后面会讲。在众多的选项中,众多的选择中,选择正确很重要。因为事情越复杂,环节越多,因素越多,越需要你跳出来。你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被纠缠其中,一定要跳出来,避免被众多因素缠绕,要关注主要矛盾,这很重要。所以一定要通过观察现象之后找到问题的本质,你一定要弄清楚主要矛盾是什么。如果你找不到主要矛盾,那么你做出后续决策时一定会出问题。如果你选择做错了,以后再去把事情做好都没用。
选择正确远比把事情做好重要,很多事情不是一个级别的。我在别的节目中说过,这里就不赘述了。所以在这些环节中,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因为完美是不存在的,你没有个完美的答案,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答案。也不要过于追求细节,追求细节是什么。当然,在做事情的时候需要注意细节,在考虑问题时也应该注意细节,不要过度考虑细节,因为有些人太过于注重细节时可能会忽略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举例来说,如果有十个因素,每个因素都被认为同样重要,那么这样的判断肯定是有问题的。这十个因素一定不会是同等重要的,也许前三个、前两个,甚至前一个因素可能占据了大部分的重要性。所以这个问题你要给足够的重视才行,这就是所谓的主要矛盾。我建议一些喜欢追求完美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人喜欢追求细节,有些人喜欢犹犹豫豫、担惊受怕,或者喜欢特别计较得失的人,通常这种人非常有能力,也很聪明。但是常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像俗话说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事实就是如此。所以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答案,只有最重要、最好的答案,即使它并不完美。所以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这很重要。因为我这一集是跟那些特别能干又勤奋的人说的。
我前面举过例子,就是南辕北辙,南辕北辙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矛盾非常根本,就是你要达到的目的地。如果你认为挑选一个好的马、挑选好的马夫等等是主要的,当你把注意力都放到这个方面,你把选择的细节放在这个方面的时候,你很可能把方向搞错了,那是不可以的。这听上去很简单,南辕北辙用这种很简单的道理,说选好的马夫、选好的车这些东西都是一些次要的矛盾,主要矛盾还是要达到目的地,这才是主要的。所以常常一些能干的人,常常选项的时候容易选错,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地方就是南辕北辙。
在这个地方我再举个例子,要表达什么?大家都知道。我们回溯到那个时代背景中,这样的分析有助于让大家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处理事情。今天我举的例子是抓住主要矛盾的讲述,讲的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就是汪精卫。对于汪精卫,我们知道历史书上描述的是他卖国、亲日政府,依附于日本人,这都是比较简单的事实,给他贴了个标签。你如果思考汪精卫,你对一个人的判断,你一定要研究他的一生。其实汪精卫这一生你能看到,汪精卫是一种非常有理想的人。我不是为他犯罪开脱,不是这个意思。我通过这个案例给大家分析,给年轻人分析他当时犯了什么错误。你不能因为他后来投靠日本人就一竿子把他打死。我们每个人都是像你我一样的,但是他遗憾的是在关键的历史点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这非常重要,所以他一辈子就被这个事情定在所谓的历史耻辱柱上,就已经被定性定成这样。
他是个非常能干的人,非常聪明,会讲话。这个人长得漂亮,又能力强,胆子大,有理想又有英雄情怀,理想报效国家的那种。除了最后一点,他所有的个人能力以及各方面都跟一个人很相似,可是对他的评价却完全不一样,对汪精卫的评价和他完全相反,其实他们个人能力各个方面从里到外非常相似,但最后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就告诉你一个人的决定特别重要。
汪精卫本身这个名字就是个非常好的名字,精卫填海就是说我虽然个人能力有限,但是我为了我的理想而奋斗。精卫填海讲的就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因为他年纪轻的时候受过很好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教育。他父亲是一个受过很好教育的人,虽然关心他不是很多,但从小就很注意对他的培养。所以他年轻的时候有一种报国情怀,很多人学习都很好,但没有那种远大的理想。
他有一个例子,在20岁出头,就加入了同盟会。他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很早就在日本,当时这个组织实力很强大。后来他自己就到了北京,组织了一帮人刺杀当时的摄政王。他就是要精卫填海,就要改变国家的命运,才可能去刺杀他,可是没有成功,最后失败了。失败了以后就被关押在监狱里,准备要处死他。
那时候刺杀一个亲王,被砍头是肯定的,有时还会被凌迟,凌迟就是一块肉一块肉的被割下来,几千刀,在经历千刀万剐之后,他临死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在监狱里,在死牢里他丝毫不惧怕。当时他写了一首诗,诗中”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句话非常励志。后来他运气好,正好遇到袁世凯通过成功谈判做了江山,之后,就把他从监狱中释放出来。
袁世凯和孙中山一起迫使清朝皇帝退位,他差点死在监狱里。所以他是个理想和抱负很大的人。而且他很年轻就展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他年轻时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担任秘书并不容易,不是光凭长相或理想就能胜任。他非常能干,孙中山的任何事情他都能做得非常出色,他的执行力也非常突出。因此在孙中山去世后,他很快就担任了总理,30多岁就成为了总理,还曾一度担任过国民党主席。
想想看,这个人的能力多么出众,做事非常有效率,但对一些细节,考虑得太多。他的能力确实非常强,做决定的能力也很强,做事的能力特别强,但很可惜,走错了一步。最后在三八年的时候投靠了日本人,不能说是投靠日本人,因为他与普通俘虏不同,他与明朝的洪承畴也有所不同。明朝这个洪承畴是一个边疆大员,他是被清朝人抓了以后没办法。后来他贪生怕死,就投降了。那个清朝的汪精卫,他在国民政府里面做了高官,很高的官,仅次于蒋介石的一个人。最后因为诸多原因,说白了就是他跟蒋介石有政治上的一些分歧,他们有矛盾。后来他觉得国家被日本人入侵了,中国人打不过他们,那么最好是改变策略。他采用的方法有点像秦桧那种手段,想和别人谈判,不要再打下去,打仗会太多生灵涂炭。
他采用这种方式,结果不会好的,我后面会详细讲。所以他看到的是具体的细节。就像南辕北辙一样,他太注重次要方面的东西,缺乏方向感,总是注重路径,这是一个大问题,过分关注这些次要的细节。他和蒋介石的斗争是次要的,他只是一种理想救国的人,理想不一样,但这也是次要的。这是因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外族之间的生存矛盾,与外族打一个生存的矛盾。在这一点上,毛泽东也好,蒋介石也好,实际上做事能力都不一定比汪精卫强,但他们都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蒋介石最后的选择一定是跟日本人打,他是一国之主,他无论怎么打都会和日本人干到底。虽然他是日本人培养出来的,早年就在日本留学,他很认同日本的理念,是日本留学生,但他没这么做。
毛泽东更是那样,共产党更是了,你想和国民党打仗,从40万军队打的一跃到了300万。他那时候如果投靠日本人的话,很可能就会起来;如他的视野受到限制,就会枪毙了蒋介石,他没有这么做。所以他们就知道这个主要矛盾,他们两个都是能够看到本质的人。汪精卫虽然能干,可以做人家秘书,可以刺杀人,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可惜在自己身上就没有看透。
如果你读过历史书的话,汪精卫其实读过历史书,但他只是读书,读书只是看细节,没有看到这个大的方向。就像我外婆说的那样,读书不能读到猪脑子上去,讲的就是这个东西。你想想,你翻一下历史,你看一下帮助外族进来的人,不管这个外族是做了江山还是没有做江山,虽然他本身可能是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最后的结果都不好。
洪承畴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前面已经说过了,他是被俘虏了,最后投降了,帮着清朝征服整个明朝,把明朝打败,占了整个明朝。吴三桂也是一样,他当然也是因为矛盾,投靠了清朝。最后的结果他虽然帮着清朝打下了江山,清朝又主宰中原,成为中国的正统,又做了将近300年。但是人们历史上对这两个人的评价都非常糟糕,所以他就是那种帮了以后赢了又怎么样。
当时汪精卫应该知道,日本人进来以后,如果没有美国人,如果没有苏联人帮助,我们就是被日本人征服了,就会是第二个清朝了,但是人们对汪精卫的评价也不会高,因为汪精卫毕竟是第二个洪承畴,第二个吴三桂,所以其实他就没有看透,主要矛盾就没有看透。况且,你曲线救国并不是说你说了算的,你仅凭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你自己的理想的。
所以,当你在个人层面面临历史抉择时,你要像秦桧一样小心。秦桧是帮助宋朝的,宋朝在那种困境下为了生存,最后与金国谈判,维持了宋朝一百多年的江山。那秦桧呢?被称为卖国贼,一直跪在他老婆身边,跪在了杭州,被骂了千年。我并不是要为这些汉奸翻案或者夸赞汪精卫。说我们作为一个人在那个历史时刻,这些人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们没有看清形势,最后的结果就是自食其果。
汪精卫永远是自食其果,他再也没有机会为自己翻案了,就是这样的道理。所以无论日本人是赢是输,汪精卫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他没有看透这一点。因此,主要矛盾是我们必须和中华民族一起与日本人战斗,必须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采取行动,输赢是另一回事。但是主要矛盾是生存问题,必须解决,每个中华民族成员在关键时刻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无论输赢,结果都不会是好的。
我就给大家举一个这样的例子,一定要看到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那么大家在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就要很慎重。这些东西我特别是讲给那些有能力的人的,像汪精卫这样有能力的人的一个忠告,就是不要被细节、路径、手段等困扰。而通过现象看本质,看了本质以后找到最主要的本质,也就是所谓的主要矛盾。这就是我们都学过的辩证法,所以要活学活用,就是这个意思。
(本文内容对应视频发布于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