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选择”我的第二个专业:海洋

Ben Jin
学业与职业
我如何“选择”我的第二个专业:海洋
Loading
/

今天谈我如何选择我的第二个专业——海洋专业。前面说过,我的本科实际上学的是化学专业,也就是分析化学在冶金行业的运用。讲白了就是无机化学中的一种分析化学。但我后来研究生的时候读的是海洋系,这也是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也是我的一个选择,但是这个机会也是个偶然的机遇,因为当时是要出国留学,到了纽约州立大学,也是纽约一个海洋研究中心,读的海洋系。

大学毕业以后就留在了国内的马钢公司,当时是安徽省效益最好的一家公司,也是国营企业,最近好像被宝钢收购了。那时候的效益非常好,我的待遇也很好。我在那边工作了两年,这个厂对我也很看重,一年不到就转正了。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的工作,在一个实验室里面。但是我还是选择离开,我最后还是选择要出国。

原因是什么呢?我就大概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前面的节目说过,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么你就把最坏的结果想好。如果这个最坏的结果,是你可以承受的,那你就去做这件事情。比如在职业方面的选择,当时我在那家马钢公司的时候,我是个技术骨干,也许五到十年以后我可能做个科长没问题的,再过 10 年, 20 年,我大概能做个厂长或者是个副厂长级别的处级干部,我觉得大概也就差不多了。因为越往上越难,越靠人缘、靠运气、靠各个方面,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是二十三四岁了,如果再过 20 多年,将近 50 岁的时候对吧?还没退休,但也就是我的职业顶峰了,就是做个处长,我能看得见的最好的结果是这样子,也许还升不上去呢,那我又怎么考虑我的人生呢?最好的结果我也不满意,一辈子就做个处长,我不满意,也许别人满意。反正对我来讲,我不满意,我那时候也比较清高。天底下的路很多,我觉得我不应该做这件事情。

就跟前面说的一样,你想做一件事情,你把最坏的结果想好,考虑好。比如职业,年轻人要这么想,你如果从事那个职业或者你在那家公司工作,你可以想象 20 年以后你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样子,那你最好的结果让你满意吗?如果最好的结果不让你满意,你就不应该做。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决定我一定不能待在那儿。

那么出国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我姐姐问我,你要不要出国,他有这个条件可以帮助我准备这些东西。因为她前面一年做了出国,所以我当时就毫不犹豫地把我的这个铁饭碗辞了。我跟我的弟弟,我弟弟也是在这家马钢公司,我们两个同时辞了这个工作,义无反顾的借了一屁股债。到了北京开始准备复习英语,这所有的东西对我们来讲都是全新的,学习英语、考试、出国。我们当时住的地方是在北京圆明园里面的一个村庄 (福缘门村),以前是给圆明园很多捡垃圾的人住,最后解放了以后就给他们成立了一个村庄,顺便也清理清理圆明园,那个村庄有很多画家,我们就在那边租了一个民房。

出国的时候就是要考虑选什么专业,那时候也没有互联网,即使在北京那个地方,信息也很闭塞,也不懂。当时美国到底有什么院校、什么大学,我们也不清楚。唯一一个有这些资料的地方就是北京图书馆,我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改名字,不知道是不是改成国家图书馆了。我们每天基本上骑车或者坐公共汽车,大概花个四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样子到图书馆,然后进去,进去要排队,排队安检,反正至少要检查你的书包。里面环境非常好,当时的北京图书馆环境就挺好的,非常安静。

那种书是很厚的,就像英汉大字典那么厚,关于美国人的院校,每个大学、每个系讲得很细,美国大学又多,有几千所大学,每一个系下面有一些教授,这个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什么,都非常详细。所以我就一页一页地翻,就坐在那整天翻,从早上 9 点钟开门,我一直要翻到晚上4、5 点钟。中午的时候在图书馆里面,有一个吃饭的地方,吃饭很贵。因为我学的是化学,我就想找化学系,看了化学系的这些教授,发现化学系这些教授他们研究的方向基本上没有无机化学的,要不然就是有机化学,要不然就是有机化学合成,要不然就是生物化学等等这些,基本上没有我的那个无机分析化学专业。

我所有上的这些课程一定不对口。他们一定觉得我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候选人。所以我在想,如果我想出国的话,我想做成这件事情,怎么能够让自己吸引他们呢?我就分析了我所有的背景,首先课程不行,学校也是国内的一个三流学校(华东冶金学院) ,以后成绩也是一般。后来我想,我唯一能够吸引他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我这一篇论文,我虽然是无机分析化学这个专业的,但我这篇论文确实也是有机化学的论文,是个“色谱”。因为分析化学大部分是做原子吸收、光谱这些无机方面的研究。我当时大学第四年的时候,就像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要搞这个论文一样,一堆导师,他们下面有些课题,学生就看这些老师的课题,跟老师谈,然后双向选择,最后定下来,你要做哪一个。我当时经历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当时问了很多老师,但是他们那些课题要不然就是以前学长做过的,或者是那些比较传统的金属、冶金行业的东西,确定性比较大的。

但唯一有一个课题,当时跟这些完全不一样,是有机方面的。这个女教授跟我说她也不是很清楚这个东西行不行,她也是第一次尝试。当时她是看到国外的一篇论文,觉得她应该试一下这东西,但是确定性不大,很大概率是会失败的,因为她也不知道怎么搞,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化学试剂,仪器可能也跟不上,因为仪器都很老,不一定能跟得上,精度各个方面都跟不上,也许这个实验,这个研究课题就会失败。

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我当时想,我人生就上一次大学,这是我的毕业论文,而且那时候国内评职称各个方面都需要这个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风险确实很大,也许毕业论文都没办法通过,或者分数打得不会高,有很大的危险性,但是我会不会后悔做这件事情?如果我选的是一个安全系数很大的,我若干年以后, 40岁 、50 岁,回想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会想我当初对那个有机的东西很感兴趣,但是就是因为风险大,没做这件事情,会不会后悔。所以我想, 不能让这件事情后悔。上面说过,你在每次做一个决定时候,不知道怎么做,你就想你如果不做这件事情会不会后悔。

你如果觉得你会后悔,那这件事情你就应该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你就承担最坏的结果。所以我后来就选择了这个项目,叫“顶空色谱”,这个当时是很新的一个技术,至少是一个比较时髦的概念。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把握,因为当时中国的科研技术也很差,设备、理论各个方面都跟不上,但我就是选了这个东西,我在这上面也确实下了很多功夫,没想到各种机缘,最后就把这篇论文写出来了,做得不错。

回到原来的话题,我学校不怎么样,我的本科课程美国导师也不会感兴趣,因为我都是无机方面的东西,我成绩也不怎么样。我唯一的能够说得上话的就是我这篇论文,所以我只有找什么呢?找教授,讲的东西跟我这一篇论文有关的教授。我的思路就是这样子,  我找我的优势,还有就是找能看的上我优势的人。那个教授如果不是搞我这个顶空色谱或者跟这个没关系的,他们肯定对我不感兴趣。就像做营销卖东西,你找的一定是对你这个产品感兴趣的买家。所以我就看了这方面的教授,选了一帮教授,又仔细看了每个教授的介绍。所以学东西、做研究一定要踏实,在这方面就是优势,你要有这方面的优势就会显示出来。我把每个可能对我感兴趣的教授的简历都一个个看了一遍,大概当时选出来的教授至少有 100 多。

最后发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就是这些教授,大概有 5% 到 10%,在一百多中,大概七、八个教授,他不仅仅是在化学系担任教授,他同时又在海洋系任职,而且美国的海洋系非常少,中国、美国加起来也就 20 多个大学有海洋系,这几个教授不仅仅在化学系当教授,还在海洋系做教授,可能在国内这个体制中可能不会是这样。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革,至少我们那个年代一个教授只能在一个系,所以我很偶然发现了这个现象,但是我没有让这个现象就过去,所以我的好奇心在这个地方就起了作用,想象力也起了作用。

我如果是在化学系跟这帮人竞争,申请化学系,那么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比我要强多了,他们的分数也比我好,各个方面都比我好。但我如果去申请海洋系,国内海洋系就两个,一个是在山东的中国海洋大学,另一个是在厦门,就这两个,而且这两个大学也不怎么样,都是二流学校。所以突然之间我的劣势就没那么明显了。我的三流学校就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国内学海洋系的人又少,所以竞争对手少,这时候我就想,我应该申请海洋系,所以我把美国的 20 多所学校的海洋系每个都申请了。

重点突破,而不是跟那些清华、北大的那些化学系竞争,我就躲开了我最强的竞争对手。最后果然我被两所学校录取了,其实我是被四所学校录取,但有两所分给了我的弟弟。所以最后就学了这个海洋系,当时我记得好清楚,当时我填这个海洋系简历的时候,  问我有多少年涉及海洋的经验,我就填了至少三年。

其实我在出国之前从来没见过海洋。我本身生在一个内陆城市,长在内陆城市,  从来没见过大海。到纽约来了以后,  导师第一次带我们出海的时候,  我感到很激动,  呼吸到那种海风,看到那种海景让我情不自禁的很激动。当时我的导师,  就是录取我的那个人,他也是看我大学毕业论文的人。其实他正是因为看中了我那篇论文,最后选了我,  给了我全额奖学金。

美国人就很宽厚,他就说,  我能看得出来,你从来没见过大海,他可能也知道我这个简历是做了假,但是他们就有这种宽容之心,虽然美国人也在乎诚实,但是他知道我为了自己的学业和前途做了一点假,他都 understand (懂、理解) 。因为你没有伤害到别人,你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吹嘘了一点,就像你在简历中吹嘘一样,这美国人都能理解。所以他笑了,他也是我在美国遇到的第一个贵人,年纪不比我大多少,大概大十岁都不到。他是麻省理工出来的。麻省理工的海洋在美国不是排第一,就是排第二。

挺有意思的,其实我也是因为我的坚持,我的好奇心。首先过滤掉我不行的方面,分析自己是几斤几两,知道自己处于的竞争地位,跟国内那些名牌大学的同龄人差在哪里?我的劣势在哪里?比如不是好学校,课程也不怎样,成绩也不怎么样。那么我就应该找一个竞争比较少的一个地方。最后我选择的不是那种传统美国大学的化学系,而是偶然的机会发现的海洋系。

其实做商业、做创业是一样的,你不想跟大公司直接竞争,你就做那种 Niche Market ( 缝隙市场、小众市场)。你在那里面可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且你要找对你的产品、要找对方向。我用我的论文优势来找我的导师,这就是我的一种策略。我很荣幸在我年轻的时候就有这方面的思考,是慢慢思考,也不是一下子就想出来,但你不断思考,分析自己,所以知己知彼很重要。彼,就是你的目标大学、教授,还有你的竞争对手;  己,就是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一旦行,就全力以赴,申请了所有的海洋系,所以这些东西让我走到了这一条非常窄也是非常“奇”的一条桥,算是另辟蹊径了,让我一步就跨过了太平洋,到达了美国。

当时的中国是很穷、很落后的,我也不知道中国后来会发展的这么厉害, 加入WTO 以后,中国国力那样大幅的增强。但当时对我来讲,是我人生中一个很大的跨越,我当时在那个厂里面的工资也是很低的,也就 100 多块钱,但是我一到这边来,我的全额奖学金也是那边的很多倍了,一年有将近 2 万美元。

你选择什么专业,就像不同的出海口,但到达彼岸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心一定要怀揣梦想。勿忘初心,就是这个初心,不要消沉,不要被当时的困难所困扰,不要觉得自己没有机会,不要觉得竞争大,不要觉得经济萧条,不要觉得自己的专业不好,这些东西都是暂时的、面前的困难。不忘初心,想清楚要到什么样的彼岸,虽然你上船,船会把你晃到这里,晃到那里。但是你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你必定会到你的彼岸,不要失去自己的彼岸,你选什么样的船,走什么样的途径,就是专业、职业选择等等具体路径的选择上,你可以灵活一点,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担心选错,选错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有那颗心,你最后终会到达彼岸,只是跟你原想的路径可能不一样而已。

意思是说,专业重要,但是没那么重要。我不主张大家学化学,学生物,但是你一旦走错了,没有关系的,不要觉得那就毁了你一生。不要有那种主观的想法,人生其实非常有意思。我们的设计者给我们设计得很好,就取决我们的心,我们有那种初心、那种秉性,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彼岸。

(本文内容对应视频发布于2020年12月27日)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